自從 2017 年 3 月份開始,我離開了六年半的雇員生活,變成了全職接案的行銷工作者,因為需要自給自足、盈虧自負的關係,我花更多時間在看書吸收知識上,同時也藉由積極參加和朋友們的讀書會活動,確保自己可以保有與外界聯繫的管道,不致於慢慢陷入自己狹窄的世界中而不自知。
上個月讀書會輪到我選書,我挑了兩本,第一本是《何時要從眾?何時又該特立獨行?:華頓商學院教你運用看不見的影響力,拿捏從眾的最佳時機,做最好的決定》,第二本是《真確:扭轉十大直覺偏誤,發現事情比你想的美好》,這兩本書,原本以為第一本《何時要從眾?何時又該特立獨行?》是比較偏行銷的,因為可以了解消費者在選擇產品的時候的決策行為,因此最後我們決定是看這一本。
但是,當我自己之後把另一本《真確》看完的時候,我才發現其實《真確》對我的影響可能更大,並且可以應用於行銷領域之中。
《真確》這本書,如果你光看書封介紹的話,你可能會認為這本書是在講有關於世界、人類、環境、經濟、教育這種很大的主題,是的,這本書的確是在討論這些東西,但這本書真正要傳達你的,其實是你增進分析事情的能力。
行銷工作者一天到晚碰到的工作,就是分析問題,然後提出解決方法,接著執行,最後驗收成效,不斷重複循環,最後以提高企業獲利為目的。但很多時候,如果在最一開始的分析問題出錯的話,那麼後面提出再多的解決方法,找了多厲害的團隊來執行,都是枉然。
我舉一個書中提到的例子,假如你要提高一個地區的醫療水準,你會如何做?如果拿這個問題去問專業的醫學界人士,恐怕得到的答案都會是蓋醫院、派駐醫生、添購先進的醫療器材等,但問題可能並非大家想得那麼簡單,問題點可能不是出在於醫療水準,而是民眾受傷、生病的時候根本沒有辦法找到救護車載他們到醫院,那這時候多買一些救護車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嗎?有時候可能是鄉間的道路狹窄又泥濘不堪,救護車根本無法通行,這時候就需要透過舖設道路來解決問題。
從營造工程的舖設道路到提升地區的醫療水準,看似無關,但卻實際上卻有影響關係存在,這就是《真確》這本書所要帶給我們的觀念,之一,實際上書中點出我們常犯的十種直覺偏誤,可以幫助我們往後在看事情的時候,能夠更直指問題的核心,降低錯誤判斷的機率,特別是現在這種格外重視數據面的數位行銷環境,有些數據「相關但錯誤」,有些數據「正確但無關」,我們需要留心分辨,只有「相關且正確」的數據才有助於做好我們的工作。